阅读历史 |

第825章 在祀与戎(1 / 2)

加入书签

讲了七日课程。

新年伊始。

凤仪二十二年。

也是皇家宴会。

自从执掌大周以来。

从凤仪十五年到凤仪二十二年。

这是第七年了。

其实在京都过年,好像这是第二次。

其他都是在京都之外过年。

和将士们,亦或是地方官员过得年。

还真说不上什么年味。

但皇家宴会和北凉王府的年关,还真是充满了年味。

在讲课的七日过程中。

京都的车马多了十倍。

各地的郡守,官员,都在送礼。

这也不算是送礼,而是相当于地方给中央的新年拜年活动。

送的都是一些土特产。

秦布衣明令之后,地方不允许送金银珠宝。

只能送一些土特产。

风气稍微改了不少。

大多人送的都是腌肉,腊肉,亦或是一些干货啥的。

有的甚至直接送家禽牲畜。

总之,年关开始前,整个京都都变得非常热闹繁华。

突出一个年味儿。

万家灯火,新年烟火气。

是真真切切在秦布衣眼前出现。

最起码,大周京都的百姓,没有出现冻死骨,饿死人的情况。

这也算是治理之功。

到处送拜年礼的火车入京。

看似有些奢华。

秦布衣倒是觉得也没那么夸张。

秦布衣最开始和萧倾凰天下免赋三年。

不仅是免除税收,还有徭役。

三年后更是减赋到百税一的地步。

甚至直接取消永久徭役。

当地政府留下五成赋税治理地方。

这放到其他朝代,直接就得亡国。

农业税秦布衣的确是看不上。

重点收的是商税,阶梯税制。

光是京都收的商税,都抵得上往年农税了。

秦布衣看不上农税是有原因的。

工业革命初期,产业还没有到过剩的地步。

但商贸繁荣,商税激增已经展现了出来。

大周的大量收入,其实还是各种皇家商行,厂房,工坊。

秦布衣对天下基本盘是非常稳的。

年关受点地方官员送来的干货,家畜什么的。

也不算是搜刮民脂民膏。

真要有这样的贪官污吏,就算他们能够买通地方青衣卫。

可还有内侍,以及老兵商队的往来监管。

甚至还有中央派出的明访暗访。

吏治清明,基本盘牢固,政策坚定。

大周是真欣欣向荣。

难得又一次见到,皇宫成了养殖场。

各地送来的珍奇异兽,直接能开动物园了。

甚至秦布衣也是这么认为的。

将皇家园林划出去,弄个动物园。

当然,那些老虎狮子,就用铁笼子房关起来。

真放到园林里去,到时候咬死人可就不好了。

到了年关末的最后一天。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秦布衣和萧倾凰,体会了一下李治和武则天的感觉。

只是,这个时代的万国有点少。

注意大周的武力爆棚,周边的国家基本都给平了。

加上历史发展轨迹脉络的原因。

周边诸多国家,基本都还只是野人部落,连国家文明都没有出现。

稍有的几个国家文明,还是西方中亚来的。

如今大周的繁盛,富庶。

是真震撼世界那种。

原本,秦布衣和萧倾凰都不喜欢儒家那一套繁琐礼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