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科学的魅力(1 / 2)
又一年年关。
凤仪二十一年年末。
京都的天气很不错。
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不过呼啸的北风,还是让人觉得冷的发抖。
南方不如北方寒冷。
但是湿冷反而更觉得难受。
暖房之外,倒是不觉得什么。
秦布衣的坤宁宫里。
小屁孩儿们团团坐。
接受大儒夫子启蒙的同时。
秦布衣也在教导现代科学常识。
秦布衣教导现代科学常识的时候,这些个老夫子,大儒也在观看。
若是以前。
江南世族出身,亦或是其他礼教守旧的大儒。
会对秦布衣的话嗤之以鼻。
但是见识了火车,见识了电灯。
见识了蒸汽机轰隆的压路,切割水泥路面之后。
所有人对科学这个学科的认知,产生了改变。
儒学,其实并不是后世那般,一定是封建糟粕,一定是思想禁锢的。
儒学也是一个不断吸收学习,容纳百家的过程。
每个时代的风貌,有不同精神面貌的儒生。
汉唐的时候,儒生能够上马打仗,下马治国。
武德爆棚。
然而到了宋之后,儒生仿佛就不行了一般。
这其实更多的是偏见。
因为整体的国家精气神的影响,导致了儒生的思想禁锢,手无缚鸡之力。
上层将科举制改成了八股取士,思想禁锢的奴役士人的制度。
那就别想儒生有什么能耐了。
其实大周的儒生,和汉唐时期的儒生很像。
甚至还有着战国名士之风。
有士为悦己者死的精气神。
他们对科学的追求,也很务实。
毕竟,秦布衣就是靠着科学,将整个南方摧枯拉朽。
甚至兵不血刃一统北方。
当然,兵不血刃有些夸张。
但是让西秦皇帝主动退位让国。
就这一点,秦布衣就收到了无数儒生的吹捧。
圣人治国,礼贤下士。
敌酋主动拜服。
这等功绩,是任何儒生都为之吹捧的。
加之万斤火车如同钢铁怪物一般驰骋在大周疆土之上。
纵横南北,只需数日时间。
很多南方大儒返回北方祭祖。
再也不是生离死别的旅行。
而工科的发展,无论是用的铁器小玩意儿。
还是精美的瓷器,便宜的笔墨纸砚和书籍。
这都让无数儒生吹捧秦布衣。
最重要的是。
虽说很多人诟病北凉王家族挟天子以令诸侯。
但事实上,大家都很清楚。
北凉王一家的忠心。
尤其是秦布衣。
二圣临朝,忠心大周,再造大周。
总总功绩。
有诸多儒生给秦布衣写诗写文赋。
或许是为了讨好秦布衣。
可也有人是真心实意。
因为百姓生活变好,人民生活越来越好,这是事实。
人们观念改变。
再也不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但凡有能力,都能得到重用。
很多寒门子弟,甚至贫民百姓,都打破基层,得到重用。
最让很多儒生感激的。
还是书籍。
以前的书籍,真不是普通人买的起的。
动不动数两,十数两银子。
很多三口之家两三年的收入,才买得起一本书。
然而如今。
书籍的价格,被卷到了十几二十文。
那些草纸一般的潦草书籍,几文钱都能买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