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雨林的远方回响(1 / 2)
雨林的远方回响
开春刚过,之前去学习的清溪县保护站就打来了电话。负责人老周在听筒里声音发颤:“萧老师,你们教的法子真管用!我们照着建了生态廊道,上周红外相机拍到了猕猴群,还种活了五十棵翅荚香槐!”萧凡握着电话,忍不住跟身边的叶知澜对视——这是他们的保护模式第一次在外地落地见效,连空气里都像飘着股雀跃的劲儿。
没过多久,老周就发来邀请,请萧凡、叶知澜带几个人去清溪看看。出发那天,老吴非要跟着去,还背了一布袋生态茶种子:“给他们尝尝咱们的茶,再教他们怎么种,生态茶跟林子能互相帮衬。”阿杰也揣着最新版的《雨林万物图鉴》,笔记本上记满了红外相机安装的注意事项,生怕漏了半点细节。
清溪县的雨林跟他们这边的不太一样,地势更陡,溪流也更湍急。老周带着他们走到新修的生态廊道,只见刚栽下的翅荚香槐裹着保温膜,防护架扎得牢牢的,几个村民正拿着手册核对树苗间距。“你们说的‘依山伴水种’,我们记着呢,”老周指着廊道旁的溪流,“这水近,浇水方便,树苗成活率比之前高了三成!”
阿杰蹲下来,摸了摸树苗的根系,又翻开手册:“根系长得不错,就是得注意,等天热了要搭遮阳棚,不然叶子容易晒焦。”老吴则拉着当地村民去了茶园,手把手教他们翻土、撒种:“这茶得种在林子边缘,不能太密,不然抢养分,还影响树下的植物。”村民们听得认真,有个年轻小伙还掏出手机,把老吴说的要点一条条记下来。
最让他们惊喜的是红外相机的收获。老周打开电脑,调出猕猴群的视频:三只成年猕猴带着两只幼崽,慢悠悠地穿过廊道,幼崽还抱着树枝荡秋千。“之前这些猕猴只在深山里待着,现在敢来廊道了,说明咱们这环境真的变好了!”老周笑得眼睛都眯了,“还有你们说的蓝喉蜂虎,我们也拍到了,就在溪边的沙坡上!”
离开清溪的时候,老周塞给他们一筐当地的野核桃:“等秋天你们再来,咱们的生态茶就能采了,到时候用你们教的法子炒,肯定香!”车子开远了,阿杰还扒着窗户看,小声跟萧凡说:“萧老师,原来咱们的法子在别的地方也能用,真厉害。”萧凡点点头,心里忽然有了个念头——或许可以把各地的保护故事整理起来,让更多人看到雨林守护的力量。
回到自己的雨林,第一件事就是去看蓝喉蜂虎的巢。阿杰早就惦记着这事,一回来就扛着望远镜往沙坡跑。刚到地方,就看见两只蓝喉蜂虎在巢洞口飞进飞出,嘴里还叼着虫子。“有幼鸟!”阿杰压低声音,拉着萧凡躲在树后,“你看,它们在喂崽呢!”
两人蹲在树后看了半个多小时,看着蜂虎夫妇轮流觅食、守护巢穴,连风吹过沙坡的声音都不敢大声喘。阿杰掏出笔记本,飞快地画下巢的位置、蜂虎喂食的频率,还在旁边标注:“4月12日,蓝喉蜂虎育雏,每20分钟喂食一次,食物多为蝗虫、蜜蜂。”这些记录,很快就更新到了物种数据库里,连清溪县的老周都特意发来消息:“我们也会盯着蜂虎的巢,到时候跟你们比对数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