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60章 鉴赏(2 / 2)

加入书签

这就有意思了!

何雨柱看了一会儿就后退几步回到了座位上,货主没答应让上手,何雨柱也不能坏了规矩,打开自己的紫砂保温杯喝了口茶。

洛天杨向前一步,开始观看鉴赏,博古轩的张掌柜在外圈显得稍微有点着急。

侯掌柜用希冀的眼神看向何雨柱,而何雨柱却没有和他对视的意思,他自然什么也看不出来。

此刻何雨柱已经将精神力放了出去,不仅笼罩了那座威德观音造像,还笼罩了那三个货主,给他们来了个集体扫描。

本来何雨柱进入古玩行里就是体验生活,在进行古玩鉴定时基本上是不会用精神力扫描这种手段的,用了就没有意思了,练的就是眼力,玩的就是心跳。

可是这次不一样了,这座造像处处透着不合理,何雨柱又被卷入了这场交易当中,不弄清楚恐怕会有后患。

说时迟,那时快!

何雨柱的精神力扫描一瞬间就完成了,是结果却差强人意,这三个人身上没有携带武器,也没有纹身和伤疤等明显特征。而那座威德观音也没有什么机关、暗记和铭文之类的,是整块玉和石皮分解后雕刻的。

但是,何雨柱敢肯定这不是和田玉!

之所以外观看上去像是和田玉,应该是经过了某种工艺的处理,那种油润的感觉只进去了0.5毫米左右,内在是某种白玉,色调水白,通透清爽,几乎没有瑕疵,但是油性差,缺乏灵气。

据何雨柱的经验判断应该是罗甸玉或者是俄料。

在精神力扫描之下,那雕刻工艺也表现出了问题,太刻意了!

准确的说是雕刻工艺的粗糙太刻意了,打磨抛光的细腻也太刻意了!

现代雕刻,哪怕是用旧式工具进行雕刻,痕迹也会比唐代时细腻,那是因为工具工具材料的差别带来的不同。

造假者显然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雕刻时故意用手法做的粗糙了些。虽然雕刻的痕迹在后期打磨之后绝大部分会被掩盖,但是在打磨工具无法到达的地方都会有一点保留,如腋下、耳朵眼里、发际线等地方。

一般的玉石玩家即使用放大镜也不一定能看得出来,有“落宝金钱”之称的洛天杨现在也是愁眉不展。

另外,雕像连同底座的质地不如和田玉,所以打磨抛光用了现代工艺和手法,之后又用了人工氧化手法让玉看起来更古老,人工氧化之后为了让玉石看着细腻,再次轻微打磨抛光了一次,这次打磨抛光才是整个做旧过程中的画龙点睛之笔,手法非常老道。

不过在何雨柱的精神力扫描之下无所遁形,在细微之处用放大镜也能看出端倪,只不过角度有些难以~把握。

由此看来做旧者很可能信佛。

但是信佛者造假观音像,这就是个悖论,荒谬至极!

说起来一大堆,但是其实何雨柱做出这座威德观音是赝品的判断也仅仅用了两三分钟,张掌柜还没轮得到上前观看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