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89章 父子(1 / 2)

加入书签

一本政治书。

何为国,何为民,何为阶级,何为矛盾……

看的泰元皇帝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曾经是统治阶级。

最害怕的就是这种书籍。

完全是埋下不稳定,不安定因素的重要危机。

若是不清理。

大周必亡。

可如今,他不是皇帝。

他不知道,自己该不该提醒秦布衣。

但秦布衣也不是傻子。

他敢这么传播,自然也有他的道理。

只是泰元皇帝想不明白。

秦布衣到底是要做什么。

这些书籍传播出去,对国家真的好吗?

从皇帝专制制度来说,肯定不好。

但是未来的政体,是会改革的。

秦布衣想着将大周转变成君主立宪制度。

其实皇权存在与否,并不影响现代文明的发展。

行政权交给有才能的人。

军权和经济大权抓在手里,就完全没问题。

算是将政治之名分了出去。

对于秦布衣来说,没什么大不了。

未来的大周很大。

秦布衣是想当球长的。

他也不可能靠着集权,将所有权利抓在手中。

掌控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主要的经济和最先进的军队即可。

至于其他的,譬如这屠龙术。

秦布衣还真不在乎。

他的目的本就是要广开民智。

长安这个曾经百万人口的大都市。

因为战乱,世族避祸。

如今只有五十万不到。

但是随着泰元皇帝退位让国。

长安恢复安定。

百万人口也在缓缓恢复。

这就需要更多的蒙学学校。

而各种图书馆,也在长安四面八方出现。

长安推广周军,在推广县镇。

大量的粮食,物资,以及书籍运往关中。

各种改制,也在春耕前推进。

摊丁入亩,土地改革。

对于世族来说,很多都是不愿意的。

因为土地是世族的命根子。

不过,在武力胁迫,以及利益诱导之下。

这些个世族,最终还是交出了土地。

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

在长安,及其周边推广。

土地改革在大周持续六年了。

涌现出了很多轻车熟路的官员。

北地改革。

调拨了很多南方的干吏北上为官。

如今西秦改革。

秦布衣是多地抽调。

确保缓春耕的完美。

另外。

渭河疏通计划。

以及运河修建,水泥路,火车等大型工程,直接开启。

多达百万人的大基建推进。

看起来有点像是曾经不计民力的徭役。

但其实不然。

这些百万人的工程,是雇佣,不是强制的。

衣食住行全安排,还有工钱拿。

干一个月的收入,能吃三个月。

发放的衣服,洗浴用品,锅碗瓢盆还可以带走。

就这待遇。

整个关中百姓抢着来做。

自从南北火车修建好。

火车直达北方。

南方的粮食物资运输,快速便捷了很多。

而且消耗极小。

以前要是想将百石粮食从南运往北方。

随行民夫的消耗,只怕要超过千石粮食。

倒赔进去。

现在可就没有这等担忧了。

火车运力大,消耗还小。

各种物资运抵关中。

可以快速推进关中改革。

大周各地的发展陷入一个瓶颈。

这是科技发展水平条件导致的。

但随着道路越秀越好,铁路通车。

各地的潜力都在被开发出来。

粪肥,鸟粪肥,以及化学简易肥料的推广。

让老百姓连着数年有着不错的收成。

另外,长江黄河泛滥区,加高加固堤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