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27章 四国对比(1 / 2)

加入书签

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这诗,就是农家俗语。

可用在人身上,更为贴切。

河洛世族,北方世族之所以南下联系大周。

主要是见到了大周的繁盛。

以及不一样的地方。

当初大周连败东辽西秦。

西秦尽起全国之兵南征。

生机勃勃,万物竞发的样子犹在眼前。

然后就被打的全线崩溃。

直接导致皇子吃鸡大赛,现在都没缓过来。

最开始的时候,河洛世族和北方世族,也都想着南下分一杯羹。

积极备战,各种肢解大周的计划。

但是火炮一响,都老实了。

当时将虎牢关城墙都轰他了。

整个河洛世族直接被吓傻了。

当时只要大周愿意,就能长驱直入直接进入河洛。

秦布衣是因为内部不稳,要急着回去处理南方叛乱。

加上害怕拉扯战线,稳不住河洛。

这才没有下令进攻。

而是十分克制的退了回来。

但当时打的太过顺利。

很多老将勋贵都有些受不了。

偷偷的用火器威慑了好些时间。

火器被河洛世族的人发现,这些人直接没了对抗的心思。

边境稳定的这些年。

几乎没有任何往昔的摩擦。

最重要的是,这些年河洛世族倒向大周,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

而工业革命带动的一系列新产业发展。

让河洛世族和北方世族都看到了大周的革新变化。

你一个商人,若是没有世族背景。

想要做生意?在以前,无论是大周还是西秦,东辽,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世族门第之见,很多产业,都不是普通平民能够涉足的。

哪怕是吃食方面的茶肆酒肆食肆。

也不是普通百姓能够触碰的。

虽说秦布衣的报纸上各种针对世族,揭露批判。

对很多世族都是不利的。

但是世族是有聪明人的。

他们是很明白秦布衣的所作所为。

也知道大周的变革带来了什么好处。

这些家伙在西秦,东辽大败之后。

都在想办法转移产业,两头下注。

也正好赶上了风口时期。

大周江河诸省大搞基建,然后传出了各种工厂,工坊的新式技术。

除了水泥之外,砖窑厂,碎石场,焦煤厂,蜂窝煤……

甚至很多简单的工业原料,化学原料的生产,也都被推广了出去。

很多世族抱着有一茬没一茬的想法,花钱投资,想着到时候大周北伐时投诚保平安。

然后他们就发现。

江河诸省的各种产业,都是在纯捡钱。

秦布衣搞得是以工代赈。

不是无偿徭役。

百姓有钱赚,世族也有钱赚。

新式砖瓦房推广,水泥房子推广。

大量的石料,砂石,砖瓦,需求,让很多世族房地产商大赚特赚。

道路修通之后。

秦布衣又在各地推广养殖业,纺织业。

对于拥有庄园,奴仆的世族来说,又一波血赚。

而各个州郡开始翻修老破小的房屋,重修城池。

这些大基建项目。

再度让世族血赚。

江河诸省原本是前线,世族势力其实很少。

有了河洛世族和北方世族的投资。

他们也分到了一杯羹,甚至一大块儿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