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1. 数据疑云(1 / 2)

加入书签

一年一度的“未来与科技”交流会上,陆沉应邀作为青年研究人员的突出代表做了演讲。化繁为简的论述,落落大方的举止,不到十分钟短短的演讲被掌声打断了好几次。

第一部分的正式技术交流结束之后,交流会的第二部分是颇为简单的酒会。说是简单,因为现场的步骤没有锦衣华服,也没有海天盛筵,只是提供一个颇为轻松的自助餐环境,让来自各个领域的科学家们自由交流。然而不简单的则是来宾,参会的每个人几乎都是近年来对国际社会影响巨大的科学界翘楚,其中也不乏对涉及科学相关行业的企业家。

陆沉与导师万庆宇和其他几位专家级的人物寒暄过后,万老便因身体不适离开了。万庆宇是陆沉的研究生导师,植物科学界的老一辈专家,如今虽然退休,但是依然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之前那一份关于植物对记忆影响的研究手稿,便是从万老处拿到的。

前几日陆沉去拜访他,为了核对一些研究细节,再一次看了那份手稿。除了一些研究性的疑问,陆沉却在这份手稿上,看到了他意想不到的信息。虽然万老不愿意提出那份手稿的作者是谁,但是结合月河那边的信息,陆沉猜到这篇论文的作者,就是白堂文。但是通过这份泛黄的手稿上的笔迹来看,与方洛最后一封信上的笔迹极为相似。虽然方洛那封信上的笔迹有隐藏和模仿的痕迹,但是经过专业比对,90%的可能出自同一个人。也就是说,方洛的最后一封信,出自白堂文之手,而非方洛本人。

陆沉正锁眉思索着,对面一位穿着白色套装的端庄女士举着红酒杯走了过来。

“陆沉你好,我是工信部的赵雯,久仰大名。”她眼角带笑,头发有些花白,打算看得出来眼神锐利。

“赵老师太客气了,实在不敢当。仰慕赵老师的大名已久,今日终得一见。”陆沉客气地回应,然而他的话,并非只是客气而已。赵雯何许人也?工信部的特聘教授,人工智能研究方向响当当的人物,身上有几十项发明专利,其中不少专利使得人工智能走出了科幻片的虚拟光环,成为现实生活中人们生产生活的有力帮手,在医学、科技以及各种高危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早前我就听万老提起过你,一直知道你是他的得意门生,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后生可畏。”赵雯一脸赞赏地说。

“哪里哪里。”陆沉说,“以后还要请赵老师多多指教。”

“隔行如隔山,我还真没有资格指导你嘞!”赵雯爽朗地说,“不过有一点我可深有感触,那就是研究数据不要光存电脑里,可不安全!咱们这些研究啊,落入有心之人的手里,不晓得会出多大的乱子。”

陆沉点头称是,和赵雯寒暄了几句,交换了名片,她便走开了。

赵雯虽然没有多说,但是陆沉却陷入沉思,因为他最近也遇到了怪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