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八章 城郊(1 / 2)

加入书签

馨儿和木瀚卿一路狂奔,连句话都顾不得说,总算是安全的下了山。见没人追上来,木瀚卿才敢拉住了馨儿:“你刚在山中叫狐狸,是何缘由?”

“没得缘由,就是想着上次狐兄们帮我二人叼了山鸡…”馨儿喘了口气,用衣袖擦了把额头上的汗珠:“这次可能还会给个颜面帮忙,就碰碰运气。”

木瀚卿被馨儿这说辞噎得是哑口无言,馨儿见他不说也不动,忙道:“别呆着了,木主事,快跑吧。要不哪里对得起狐兄帮忙?”说完,馨儿拉起木瀚卿又往前去,木瀚卿知道,这是通往渡口的小坡。

木瀚卿腿上不停,眼却盯着不停奔跑的洪馨儿,大兴立国以来,做过主事的人可也有不少位了,但能跟一群狐狸称兄道弟的,怕是只有他眼前这一位了。馨儿此番行为,跟那京中官宦家的千金们全然不同,甚至有些出格。可木瀚卿就是对馨儿的这份不同留恋非常,他跟馨儿一路扶助,蹒跚至今,经了多少怪事奇遇,偏这市井之中长起的姑娘,每次都能将那如山之重化解于无形,即便是罔顾生死,也不失侠义之气。此时的木瀚卿看洪馨儿,仿佛周身都带着光亮,不觉脚下渐渐慢了。

馨儿觉出手上一沉,回头见木瀚卿跑得慢了,绕到木瀚卿身后就推了一把:“想什么呢?在这傻笑。快些,再晚就没有渡船了!”

木瀚卿回神:“没,没什么。快走吧。”

二人顺利下山,赶上了离开此地的最后一班渡船,好巧不巧,还是之前载他二人到隆阴的那个船家。船家一眼认出了这二人,问道:“二位,这次不用山鸡做船金了?”

“不用不用。有现银的。”馨儿拿出了一锭银子亮了亮。

“呦,那真是好了。只是我这趟是要去云宁的,怕是跟去隆阴的二位不顺路。”船家还记得他二人上次所去之处,毕竟用山鸡抵船金的事情,还是少见的。

“那赶巧了,我二人就是要去云宁城。”木瀚卿笑言。

“坐好了二位,这便开划了!”

就这样,木瀚卿和洪馨儿在一群狐狸和两只黄鼠狼的帮助下,赶上了这只救命的渡船。夕阳晚照,衬得江面一片艳红,波光粼粼中,渡船划出了渡口,宛如水中一叶,消失在了天际之间。

大胡子带人得山来时,天已经擦黑了。追到渡口,早就没了半个人影。他捶胸顿足,仰天长叹:“天不佑我!天不佑我啊!”无法,此处去云宁城只得走水路,这队熊月人只好明日再走了。

云宁比隆阴要冷,这一路划来,馨儿和木瀚卿所穿的衣裳越发不够扛住江上的寒风。他二人怕那熊月人追来,也不敢出船舱上岸去买衣裳,只得托了船家随意带些干粮,将包袱中能穿之衣物尽力裹上一些。好在他二人身体健壮,外加青春年少,抵住这寒风还不在话下,这一路飘去,总算没了人追赶,也放松了些,还相互靠着得了两夜好眠。

眼看再有一日多的航程,便可到得云宁渡口了。只要他二人进了云宁城门,便再不怕那熊月追来的汉子了。渡船上之人已不想再去啃那干冷之糕饼,不少人都想去云宁的云来酒肆吃顿好饭,听得馨儿和木瀚卿就是云宁人,几位外郡的商贾已经在问他二人市集之近况了。

“我二人已出来数月,这都临近冬日了,也不知今年街面上时兴什么物件了。”馨儿言说到此,只感到船身一歪,一个打转,便听得“咚”的一声。众人正不知所谓何事,船家急急的进了船舱:“列位客官,快些拿好你们的包袱,船撞到暗礁上了!趁还没进太多水,各位快些下船,船金有要找补的,下去再说!”

这船上诸人不是来探亲投友的,就是来做生意的,可不想因为撞了船而丢命。故而也没甚的抱怨,拿了包袱沿着船家搭起的舢板便上了岸。慌乱之中,也没人再顾上要找不船金的事了。再回头时,却不见了船家。一时间骂人的骂人,吐水的吐水,怨气非常。

一位年纪稍长的商贾道:“诸位不要再抱怨了。此地离着云宁已不过一日之遥,就算是步行前去,也不过再晚几日而已。不若先在这附近安置上一日,再做计较,若诸位愿意,老夫有一友人在这近处有家客栈,可供诸位歇息。”

一位嘴快妇人听了道:“那您可要卖个颜面,给我等免些宿金来才好。”

“那倒不是难事。走吧。”商贾满脸堆笑的就要带着这群人去那客栈,唯有馨儿和木瀚卿悄悄退出了人群。他二人可是没有那歇息的心思,已经晚了这许多,若再不快些赶路,那队熊月人追上就麻烦了。

所谓近乡情怯,洪馨儿和木瀚卿可是没有此等感受。想着就要和亲人相见,他二人一扫近日劳顿,脚下生风,每日只睡三个时辰也浑然不觉累。不过三日间,就走到了云宁城近郊。

二人一路走来,没再见那群人追来,稍安了心。坐着歇了半晌,天渐渐暗下来了。

“翻过前面两座山,就到东城门了。”木瀚卿说着,掰了块糕饼递给馨儿。

馨儿接过来,喝了口水说:“是啊,你说这天晚了,我俩要不要先在这山脚下落脚,明日再翻山回去呢?”

馨儿咽下糕饼,刚想再说,只听得远处一阵嘈杂。她和木瀚卿细看,远处烟尘已起,似有一队人朝这边赶来,再近些,馨儿才看清,这对人中打头的,正是那熊月的大胡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