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互助与新芽(1 / 2)
西岸记事:互助与新芽
一场秋雨过后,西岸的空气里浸着泥土和植物的清香。萧凡蹲在花圃的草莓畦边,指尖捏着一片卷缩的叶子——叶背爬着几只细小的蚜虫,是邻村张婶昨天送来的样本。“艾草汁对蚜虫有效,但草莓叶片嫩,得控制浓度。”他低头在实验册上写着,忽然感觉后颈一凉,转头就看见萧汀举着个小喷壶,正对着他的脖子“滋滋”喷水。
“汀汀!”萧凡笑着抓住他的手腕,喷壶里的清水还在滴,“这是喷虫的,不是喷爸爸的哦。”萧汀眨着眼睛,把喷壶往草莓畦那边递,嘴里喊:“虫!喷!”叶之澜端着托盘从屋里走出来,上面放着三杯蜂蜜水,听见动静忍不住笑:“你俩别在花圃里闹,张婶说今天上午来取治虫的方子,还有王伯,说他的番茄叶子上长了白毛毛,也想过来问问。”
话音刚落,篱笆外就传来自行车的“叮铃”声。张婶推着车走进来,车筐里装着一篮刚摘的草莓,红得发亮:“之澜、萧凡,我来啦!这草莓刚熟,给双宝尝尝。”叶澜听见声音,从爬爬垫上爬起来,小短腿噔噔跑到张婶身边,伸手就要够草莓:“莓!甜!”
张婶赶紧拿起一颗,剥了蒂递给她:“慢点吃,别噎着。”她转头看向萧凡,指着自行车上的番茄苗,“你看王伯,怕来晚了,让我先把番茄苗带来,说叶子上的白毛都快把叶子盖满了。”萧凡走过去,翻开番茄叶片,上面覆着一层白色霉状物——是白粉虱的幼虫。“这得用薄荷加紫苏的复配汁,”他说,“薄荷的气味能驱白粉虱,紫苏汁能抑制幼虫繁殖,刚好家里还有昨天刚榨的。”
叶之澜把复配汁装进小喷壶,递给张婶,又拿出一张纸,上面画着简单的步骤:“张婶,你按这个方法喷,三天喷一次,喷的时候多对着叶子背面喷。”张婶接过喷壶和纸,小心地放进车筐:“还是你们细心,我这老记性,没这纸肯定记不住。”她刚要走,萧汀突然跑过来,拉着她的衣角喊:“婶!看!”
张婶跟着他走到花圃边,萧汀指着那盆开得正艳的月季花——是李叔送来的那盆,如今又冒出了几个新花苞。“这花长得真好,”张婶笑着说,“看来你们的复配汁是真管用,我回去也让我们家那口子试试,给我们家的月季也喷一喷。”
送走张婶,叶之澜刚要收拾托盘,就看见阿明婶领着一个陌生的中年男人走进来。男人穿着件蓝色的工作服,手里拿着个笔记本,脸上带着点拘谨:“请问是叶之澜和萧凡老师吗?我是镇农业局的,姓周,陈编辑跟我提过你们的生态治虫方法,想来看看。”
萧凡赶紧迎上去:“周老师,快请坐。”叶之澜端来一杯蜂蜜水,放在周老师面前。周老师喝了口水,翻开笔记本:“陈编辑的专题我看了,你们用乡土植物做治虫汁,既环保又省钱,特别适合在农村推广。局里想跟你们合作,开展一个‘乡土植物治虫’的课题,还能提供点研发资金,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
叶之澜和萧凡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喜。“当然愿意!”叶之澜说,“我们正愁不知道怎么把方法推广给更多人呢。”周老师笑着点头:“那太好了!我今天来,就是想跟你们聊聊课题的具体内容,比如你们想研究哪些乡土植物,需要哪些支持。”
正聊着,双宝突然跑了过来。叶澜拿着一片薄荷叶,递到周老师面前:“叔!凉!”周老师接过薄荷叶,放在鼻子下闻了闻:“真清凉,这就是你们复配汁里加的薄荷?”萧汀则爬到萧凡身边,指着实验册上的表格喊:“爸!写!虫!”
周老师看着双宝,忍不住笑:“这两个孩子真可爱,还知道你们在做什么。”他转头对萧凡说:“其实我们做课题,也想强调‘生态传承’,要是能让孩子们从小接触这些,说不定以后会有更多人愿意做生态保护。”萧凡点头:“我们也是这么想的,平时带双宝去花圃,都会教他们认植物,认虫子。”
下午,阿哲抱着纪念册来了。他刚走进门,就看见周老师在看实验记录,赶紧把纪念册递过去:“周老师,您看这个,这是我们做的西岸成果纪念册,里面有之澜和萧凡的实验记录,还有双宝的照片。”周老师翻开纪念册,看到双宝第一次喊“妈”的照片,忍不住笑了:“这记录得真细致,连孩子的成长都记进去了。”
翻到“生态小助手”那一页,周老师指着萧汀趴在显微镜前的照片:“这张拍得好,能体现出孩子们对生态实验的兴趣。”阿哲笑着说:“我还想在纪念册里加一页‘村民反馈’,把张婶、李叔他们用复配汁后的效果也记下来,这样纪念册就更完整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