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18章 西岸的风与实验室的灯(1 / 2)

加入书签

西岸的风与实验室的灯

叶之澜把萧汀放进婴儿背带时,小家伙正攥着她胸前的棉布扣子哼哼,粉白的小拳头捏得紧实,像是怕被风吹走似的。晨光刚漫过西岸的矮篱笆,沾着露水的狗尾草扫过脚踝,她低头看了眼背带里的孩子,又抬手摸了摸帆布包——里面除了尿不湿和温奶器,还塞着本巴掌大的实验记录本,封皮上用马克笔写着“西岸植物观测·第47天”。

萧凡已经在花圃那边等着了,白大褂的下摆别在腰带里,手里举着个便携式土壤检测仪,正蹲在向日葵苗旁边。见她们过来,他把仪器往旁边一放,伸手戳了戳萧汀肉乎乎的脸蛋:“今天汀汀来当监工,看看爸爸有没有偷懒。”

萧汀没理他,小脑袋转过去,盯着那几株已经长到膝盖高的向日葵。最粗壮的那株茎秆上,刚冒出两片新的子叶,嫩得能掐出水来。叶之澜放下帆布包,从里面掏出放大镜和笔,蹲下来的时候,背带里的孩子刚好能凑到花盆边。她翻开记录本,指尖划过前几天的字迹——“6月12日,向日葵茎秆日增0.7,叶片舒展度良好;雏菊仍无花苞,土壤湿度62%,需适当控水”。

“昨晚我看了文献,说雏菊在孕蕾期需要补充磷钾肥,”叶之澜一边用放大镜观察向日葵的叶脉,一边跟萧凡说话,“咱们上次买的有机肥里磷含量不够,下午得去镇上农资店看看。”

萧凡“嗯”了一声,手里的检测仪又响了一下,屏幕上跳出水份值:“土壤湿度58%,刚好。汀汀,你妈妈又在琢磨她的宝贝花了。”他说着,伸手把检测仪递到萧汀面前,小家伙的眼睛突然亮了,伸出手就要抓,指甲蹭到屏幕的时候,检测仪又“嘀”了一声,吓得他赶紧缩回去,埋进叶之澜颈窝里哼哼。

两人都笑了。叶之澜把放大镜放回包里,摸了摸萧汀的后脑勺:“别欺负弟弟,等会儿还要给你的专属小花盆拍照呢。”她指的是花圃角落里两个迷你陶盆,一个刻着“汀”,一个刻着“澜”,里面种着她们刚出月子时撒的雏菊籽,现在刚长出三四片真叶,比旁边的向日葵慢了不少。

正说着,远处传来自行车铃铛声。阿明婶骑着二八大杠过来,车筐里放着个竹篮,上面盖着蓝布。“之澜,萧凡,”她停在篱笆外,掀开车筐里的布,露出里面的艾草枕,“昨晚我又晒了晒,给俩娃换着用,这几天天热,枕着能凉快些。”

叶之澜赶紧站起来接:“婶,总麻烦你,我们都不好意思了。”

“客气啥,”阿明婶摆摆手,目光落在向日葵上,眼睛一亮,“哟,这花长得真快,上次来还没我膝盖高呢。澜澜呢?没跟你们一起来?”

“在家呢,刚喂完奶,让张阿姨看着,”萧凡说,“等会儿我们回去换班,您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去看看?”

阿明婶点头:“好啊,正好我带了点南瓜泥,给澜澜试试辅食,她不是快满百天了嘛,能尝点清淡的了。”

几人往回走的时候,叶之澜把实验记录本揣进兜里,指尖还留着纸页的温度。背带里的萧汀已经睡着了,小嘴巴微微张着,呼吸均匀。她想起昨晚熬夜整理数据的样子——萧凡在书房帮她查资料,电脑屏幕上是雏菊孕蕾期的养护指南,她则在旁边记录向日葵的生长曲线,偶尔抬头,能看到他偷偷往她杯子里加蜂蜜。那时候客厅里静悄悄的,只有双宝房间里传来轻微的呼吸声,窗外的月光洒在书桌上,把两人的影子叠在一起,像极了大学时在实验室加班的日子。

回到家,张阿姨正抱着叶澜在客厅来回走,小家伙手里抓着个摇铃,嘴里“咿呀”个不停。看到叶之澜,她立刻伸出胳膊,小身子往前扑。叶之澜赶紧接过,在她脸上亲了口:“澜澜想妈妈啦?”

阿明婶把南瓜泥放进厨房,过来逗叶澜:“我们澜澜越来越机灵了,看这眼睛,跟之澜小时候一模一样。”她伸手摸了摸叶澜的肚子,“饿不饿?奶奶给你做了南瓜泥,甜甜的。”

叶之澜抱着叶澜坐在餐椅上,萧凡则去书房拿辅食碗。张阿姨收拾着客厅,突然指着茶几上的照片说:“这是上次双满月宴拍的吧?乔安送的银锁真好看,衬得俩娃更白了。”

照片里,双宝穿着红色的小衣服,躺在铺着锦缎的摇篮里,脖子上挂着乔安送的银锁,上面刻着“平安”二字。叶之澜看着照片,想起乔安当时说的话:“这是我奶奶传下来的,本来是给我未来孩子的,现在先给澜澜和汀汀,祝他们平平安安长大。”

正想着,萧凡拿着辅食碗出来了。阿明婶把南瓜泥倒进碗里,用勺子搅了搅:“先少喂点,看看澜澜爱不爱吃。”叶之澜舀了一小勺,递到叶澜嘴边,小家伙先是皱了皱眉,接着就张嘴含住了勺子,嚼了两下,眼睛亮了起来,又伸出舌头要。

“爱吃就好,”阿明婶笑着说,“这南瓜是我自家种的,没打农药,下次我再给你们带点小米,熬粥给娃喝。”

叶之澜点点头,又喂了叶澜一勺,余光瞥见萧凡正拿着手机拍视频,镜头对着叶澜,嘴角带着笑。她突然觉得,这样的日子真好——有孩子的笑声,有爱人的陪伴,还有邻里的温暖,就像西岸的向日葵,在阳光和雨露里,慢慢长成想要的样子。

下午,萧凡去镇上买磷钾肥,叶之澜在家给双宝做被动操。萧汀趴在垫子上,小胳膊撑着身子,努力抬头看她手里的玩具;叶澜则躺在旁边,蹬着小短腿,嘴里“咯咯”地笑。叶之澜一边帮萧汀按摩后背,一边哼着儿歌,心里想着上午在西岸的事——雏菊的叶片有点发黄,可能是缺肥了,等萧凡回来,得赶紧给它们施肥。

正忙着,手机响了,是乔安打来的。“之澜,”乔安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带着点兴奋,“我朋友阿哲来了,他是做自然摄影的,想拍点乡村生态的照片,我跟他说了你家西岸的花圃,他特别感兴趣,想明天过来看看,行不行?”

叶之澜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当然行啊,欢迎他来。刚好我们明天要给雏菊施肥,让他拍点植物生长的细节。”

“太好了,”乔安说,“阿哲还说,想拍点孩子和植物互动的照片,他说这样的画面特别有生命力。对了,明天我也来,给你们带点刚烤的饼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