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95章 新芽与双盼(1 / 2)

加入书签

维多利亚湖第十周:新芽与双盼

清晨的风还带着湖雾的凉,叶之澜就被窗棂外的雀鸣叫醒了。她刚撑着身子坐起来,手还没摸到枕边的监测仪,就感觉到孕肚底下传来两下轻轻的“踢踹”——不是之前那种细碎的胎动,更像是两个小家伙在隔着肚皮“打招呼”,左边一下刚落,右边又跟着顶了顶,力道不大,却清晰得让她忍不住弯了嘴角。

“醒这么早?”萧凡端着热牛奶走进来,白色搪瓷杯壁上凝着水珠,他见叶之澜低头盯着肚子笑,也凑过去轻轻贴了贴她的孕肚,掌心刚覆上,就被一阵更明显的动静顶了下,像是有个小拳头在跟他“击掌”。“这俩倒是精力足,跟昨天发现的红树芽一样,一点不藏着劲儿。”他把牛奶递到她手里,又帮她把滑落的薄毯拉到腰际,“今天别急着去种植区,先把早饭吃了,我刚让阿明煮了玉米粥,还热着。”

叶之澜接过牛奶,指尖还带着刚摸过孕肚的温,她小口啜着,目光落在桌上摊开的“生态日记”上——昨天傍晚巡查时,阿福指着一株幼苗的顶端,说好像看到了点绿,当时天色暗没看清,只在本子上画了个小小的问号。“你说的是哪株?我今天得去看看,要是真抽芽了,得赶紧记进日记里,顺便测测底泥的肥力,别让芽长得慢了。”她抬头看向萧凡,眼里满是期待,连带着说话的语气都轻快了些。

两人收拾好东西往种植区走时,晨雾已经散得差不多了,阳光透过芦苇丛的缝隙洒下来,在滩涂上织出斑驳的光。远远就看到滩涂上围了几个身影,阿明的大嗓门混着笑声飘过来:“真冒芽了!叶姐说的没错,这玩意儿真能活!我早上来浇水,老远就看着这绿点点,还以为是露水反光呢!”叶之澜加快脚步,走近了才看清——昨天阿福指的那株幼苗,顶端果然顶出了一点嫩绿,像颗裹着露水的小翡翠,细细的芽尖还带着点鹅黄,风一吹,就跟着轻轻晃,像是在跟她点头。

“我就说我没看错吧!”阿福见她来,赶紧从人群里挤出来,黝黑的脸上满是得意,他指着幼苗给她看,“今早我来的时候,先看的就是这株,当时还不敢确定,拿手轻轻碰了碰,才发现是真的芽!赶紧叫了李大爷他们来瞧,大家都高兴坏了。”李大爷也跟着点头,手里还拿着个小铲子,小心翼翼地在幼苗周围的松了松土:“活了就好,活了这湖岸就更稳了,以后咱娃也能看着这些树长大,知道咱这湖水是怎么变清的。”

叶之澜蹲下身,动作放得极轻,生怕碰倒了幼苗,她从包里拿出软尺,慢慢贴近芽尖量了量——刚好0.8厘米,又从监测仪的侧袋里掏出取样勺,挖了点幼苗根部的底泥,装进检测管里:“湿度刚好,肥力也够,这芽能长这么快,多亏你们这几天浇水及时,还没让杂草抢了养分。”她掏出小本子,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一笔一画记下:“第十周第一天,红树幼苗首株抽芽,芽长0.8,底泥湿度28%,ph6.8,周边无杂草,幼苗基部稳固。”写完又怕漏了什么,特意在旁边画了个小小的芽尖,还在旁边标了个笑脸。

萧凡站在旁边,帮她挡着早上的太阳,怕强光晃到她的眼睛。“不止这一株,刚才我绕着种植区走了圈,东边那片还有两株也冒了点绿,就是没这株明显,得仔细看才能发现。”他转头对阿明说:“今天扩种的沙壤土再拉两车来,就选芽多的区域旁边种,说不定能互相‘传’点劲儿,让后面的芽也长得快些。对了,拉土的时候别太急,小心别轧到滩涂里的草,那都是水鸟喜欢待的地方。”阿明立刻应下来,拍了拍胸脯:“萧哥你放心,我跟村民们说好了,拉车的时候都走之前踩出来的路,保证不破坏滩涂!”

叶之澜写完记录,刚要起身,膝盖却有点麻,萧凡赶紧伸手扶了她一把。就在这时,她忽然感觉到孕肚又是一阵动,这次更像是两个小家伙在“较劲”,左边一下顶得稍重些,右边跟着也顶了下,像是在争着跟她分享发现新芽的喜悦。她忍不住笑出声,伸手拉过萧凡的手,按在肚子两侧:“你试试,左边一下,右边一下,跟这两株刚冒的芽一样,还挺对称。说不定他们也知道我们在看树苗,特意来凑热闹呢。”

萧凡的手刚放上去,就清晰地感觉到了两侧的动静,那轻微的触感像是羽毛轻轻挠着掌心,让他的心瞬间软得能滴出水。他低头在她的孕肚上轻轻碰了碰,声音放得极柔:“行啊,跟你们妈一样,都关心这些小树苗。以后等你们出来,爹就带你们来认,哪株是你们没出生时就冒芽的,哪株是后来跟着长的,都给你们记下来,以后你们就是这些树的‘小守护者’。”

村民们看着他俩,也跟着笑,李大爷还从口袋里掏出个布包,打开里面是几颗晒干的野枣:“叶小姐,这是我前几天上山摘的,甜得很,你怀着娃,多吃点甜的好。”叶之澜接过野枣,指尖碰到布包的纹路,心里暖烘烘的——从刚来的时候村民们的怀疑,到现在主动分享吃食、帮忙护着幼苗,这短短几周的变化,比湖水的改善更让她觉得踏实。她摸了摸那株抽芽的幼苗,指尖能感受到芽尖的柔嫩,好像这小小的绿芽,不仅扎在了滩涂里,也扎在了她心里,和肚子里的两个小家伙一起,成了她对这片湖最深的期待。

上午扩种的时候,叶之澜没再蹲太久,萧凡找了块干净的木板,垫上村民送来的旧毯子,让她坐在旁边的树荫下,帮着记录种植位置和幼苗编号。村民们分成两组,一组拿着铁锹挖坑,坑的大小都按叶之澜说的20x25来,边挖边互相提醒:“别挖太深,等会儿放苗的时候不好控制深度!”另一组负责搬运幼苗,阿福专门守在幼苗堆旁,把胚轴粗壮的幼苗挑出来递给大家,还不忘叮嘱:“深度别超10厘米,基部要压实,叶姐说的,错了芽就长慢了,到时候可别怨我没提醒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