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新绿与远客(1 / 2)
雨林春声:新绿与远客
二月的雨丝刚漫过雨林,萧凡就带着团队往生态廊道走。毛竹的笋尖已经刺破腐土,他蹲下身量了量,最粗的已有手腕粗——这是去年冬天种下去的第一批苗,如今竟长得这样快。叶知澜拿着平板电脑,把新抽的芽尖拍进镜头:“等这批毛竹再长高些,就能给华南虎母子提供更隐蔽的活动路径了。”
身后突然传来细碎的脚步声,林晓背着新换的橙色双肩包跑过来,手里攥着厚厚的监测计划:“萧老师,这是我们‘虎踪小队’今年的计划,春天要重点记录野山楂的开花时间,还有幼虎会不会跟着母虎学捕猎!”她翻到其中一页,上面画着密密麻麻的表格,连每天的监测时段都标得清清楚楚。
可刚规划好监测路线,新的问题就冒了出来。廊道东段的几棵老樟树,树皮上突然出现了不少虫洞,要是虫害扩散,不仅樟树保不住,还可能影响周围毛竹的生长。叶知澜立刻采集了虫样,送到省农科院检测,结果显示是罕见的樟木蠹蛾,普通农药根本不管用。
“要是用毒性强的农药,又会伤到其他昆虫,影响生态链。”萧凡盯着樟树上的虫洞,眉头拧成了疙瘩。这时,林晓突然想起什么,从背包里掏出一本旧杂志:“萧老师,我之前看到过,有种啄木鸟专门吃这种虫子!咱们能不能引来啄木鸟?”
这话提醒了萧凡。他立刻联系林业部门,调来了几台人工鸟巢箱,又让孩子们在樟树周围挂起了仿制的啄木鸟鸣叫声播放器。没过几天,真有几只灰头绿啄木鸟落在了樟树上,尖尖的喙在树皮上敲得“笃笃”响。林晓每天都去记录虫洞数量,看着虫洞一天天减少,她的记录本上画满了小小的啄木鸟图案。
三月初,雨林科研联赛的筹备工作也提上了日程。叶知澜负责整理联赛题目,特意加入了“生态廊道植物搭配”“野生动物痕迹识别”等实操题,还想着把山区小学的孩子们也接过来。“上次收到他们的信,说特别想看看华南虎的监测设备。”叶知澜把信递给萧凡,上面歪歪扭扭的字迹里满是期待。
可联系山区小学时,却遇到了难题。那所学校在深山里,离清溪有四个多小时的车程,孩子们从来没出过远门,家长们都有些担心。萧凡干脆带着林晓一起,开车去了山区小学。刚到学校门口,就看到十几个孩子围着一辆旧自行车,车把上挂着用硬纸板做的“华南虎监测仪”。
“萧老师!”一个穿蓝色外套的男孩跑过来,手里举着画满华南虎的本子,“这是我画的,我还记录了我们山上的鸟!”萧凡接过本子,里面不仅有鸟的画像,还有羽毛标本和简易的活动记录,他心里一阵发热,拉着孩子们的手说:“联赛的时候,我来接你们,咱们一起去看真的监测仪,还能去松林里找华南虎的足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