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6章 边界之墟(1 / 2)

加入书签

星尘余烬:边界之墟

悖论之环的银灰色光轨延伸至“边界之墟”时,飞船的能量护盾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舷窗外,无数半透明的“界墙碎片”悬浮在虚空中,这些碎片既不是实体物质,也不是纯粹能量,却能像玻璃般折射所有理念的光纹——萧凡的星形徽章触及舱壁时,竟在碎片上映出三个重叠的影子:机械族的齿轮身躯、有机族的藤蔓肢体,还有个从未见过的、由星尘组成的模糊形态。

“这些碎片能反射理念的‘潜在形态’。”艾丽娅放大扫描图像,发现界墙碎片的断面残留着被强行撕裂的痕迹,“这里曾是‘理念边界带’,不同文明的理念在这里自然交融,直到某次灾难将边界彻底打碎。”她调出古籍记载,边界之墟的形成,与千年前一场被称为“割裂战争”的隐秘冲突有关——当时两派势力为争夺理念交融的主导权,用极端力量撕裂了自然形成的界墙。

莱昂正用悖论调和剂修复块界墙碎片,试剂接触碎片的瞬间,碎片突然投射出段影像:无数光轨在边界带交织成网,突然被两道相反的能量束从中劈开,光轨断裂处涌出暗紫色的解构能量,与萧凡在遗忘星带见过的缝合体能量同源。“是早期的绝对解构技术。”他认出能量束中的符号,比卡伦使用的版本更原始,却带着同样的破坏性,“有人在千年前就尝试用暴力划分理念边界。”

飞船穿过碎片群时,萧凡第三次开口。他注视着碎片上自己的星尘形态影子,突然想起祭司消散前的话:“矛盾需要支点,边界或许需要弹性。”话音刚落,周围的界墙碎片突然剧烈震颤,所有影子都转向同一个方向——墟区中心的“虚无裂隙”,那里悬浮着块完整的界墙核心,核心表面刻着的,正是割裂战争时期两派的理念符号,符号之间的深沟里,流淌着暗紫色的能量。

“那是‘原初界碑’。”艾丽娅的算法解析出核心的结构,它本应是所有理念边界的锚点,却被两种极端理念的能量长期侵蚀,“界碑里的‘边界法则’正在失效,它现在既无法维持理念的独立,也不能引导交融,只能不断制造混乱的折射。”

界碑突然爆发出强光,所有界墙碎片的影子都化作实体攻击飞船:机械族的齿轮影子喷出高温能量,有机族的藤蔓影子释放腐蚀性汁液,星尘影子则试图瓦解飞船的分子结构。这些攻击精准对应着三种理念的极端形态,显然是原初界碑对“边界被破坏”的应激反击。

萧凡启动星形徽章的“三频共振”模式,光纹同时模拟三种理念的基础频率:“莱昂,把悖论调和剂与勇气生长液混合,调出‘弹性边界配方’!艾丽娅,注入所有文明关于‘弹性边界’的记载——从生物细胞膜的半透性,到不同文明的外交缓冲带!”

混合试剂化作金色薄雾笼罩飞船,那些极端影子接触到薄雾,攻击突然变得犹豫:齿轮影子的能量开始有节制地输出,藤蔓影子的汁液变成滋养液,星尘影子则在飞船周围形成保护性的星尘层。原初界碑的强光渐渐柔和,界墙碎片上的折射不再混乱,而是呈现出有序的渐变——从机械形态到有机形态,再到星尘形态,每种形态间都有模糊的过渡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